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近期举办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预计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
在机器人被应用于多个场景的同时,机器人制造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制造也供不应求,行业人才迎来更多就业机遇。
4000名机器人赛手同场竞技
8月18-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共设置论坛、博览会、大赛3大板块以及系列配套活动。
大会博览会汇聚展出了136家企业及科研机构的500款先进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出一大批“机器人+”应用场景,鲜活展示了机器人正在深度融入制造、农业、医疗等千行百业。
本届大赛聚焦技术、技能、科普三大竞赛方向,贴近行业应用需求,设立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4大赛事、56个赛项、142个组别,约有4000名机器人赛手同场竞技。
(图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74亿美元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世界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预计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
据贝壳财经报道,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在做主旨报告时表示,随着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不断提升,已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应用领域覆盖汽车、电子、轻工等60余个行业大类、160多个行业种类,加速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国内工业机器人订单供不应求
(图源:央视财经频道)
据央视正点财经报道,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达25.6万台,同比增长49.5%。2022年上半年,总销量13.1万台,继续同比增加。
当下工业机器人的订单量大增,但是由于海外零部件短缺,很多工厂的交货周期被迫延长,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业内人士判断,当下,工业机器人新增产能大部分还处在建设阶段,短期内供不应求的格局仍将持续。
《人民日报》此前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应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说。
机器人行业的火热发展,对行业人才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2019年4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被人社部纳入新职业;2021年底,工信部等15部门起草《“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健全人才保障体系。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缺口突出
(图源:人社部网站)
2019年4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新职业的信息发布。该新职业定义包括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
据人社部调查,44.44%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是专科学历,1.48%为硕士研究生,45%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就业门槛低。45%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2倍,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薪资。
据分析,中国作为连续五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国家,每年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上线”,而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调试、故障排除以及系统集成等技术的工程师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缺口最为突出。
健全行业人才保障体系
2021年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一系列保障措施,健全人才保障体系。
加强机器人科技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和复合型高端人才。推进新工科建设,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同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支持举办各类机器人大赛。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提升青少年机器人科技素养。
2016年,首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如今,更多更丰富的各类机器人职业技能竞赛纷纷举办,为人才发展提供技术交流、以赛促训的平台。
首届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回顾
(图源:工信部网站)
2016年11月25-27日,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埃夫特·栋梁杯”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决赛在北京市海淀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是国家级一类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同举办,来自25个省(区、市)的123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大赛决赛阶段分为理论知识比赛和操作技能比赛,理论知识比赛采取计算机考试的模式,全部为客观题,现场打分。操作技能比赛采取单人单机的模式,包括设备装配、故障排除、设备维护、示教器编程、设备调校、设备操作等环节,考核选手全流程操作技能水平。
本次大赛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尚属首次,规格高,覆盖面广。本次大赛积极支持国产机器人品牌发展,以符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强调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选拔为出发点,贯彻“绿色”、“共享”等发展理念。
更多机器人技能竞赛举办
(图源:闽南网)
即日起,由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深圳市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竞赛启动报名,凡在深圳从事加工制造类(含智能制造类)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可由单位推荐或个人自荐报名参赛。竞赛综合成绩第1名选手,可获得5000元奖金,并由所在单位及工会推荐,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市总工会授予“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据闽南网,8月19日,2022年泉州市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共有25家企业和学校的45名选手参加。此次竞赛围绕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两大比赛项目进行比拼,检验参赛职工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等基本技能考核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企业所需专业技能及新技术应用。
据浙江工人日报,8月24日~25日,2022年浙江省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嘉兴市嘉善县举行。本次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在工业机器人、电气、机械自动化、虚拟仿真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企业所需的场景搭建、工业机器人虚拟编程与调试、集成系统虚拟调试等专业技能实操及新技术应用。据悉,赛后经省总工会核准,竞赛前三名选手还将被授予“浙江金蓝领”荣誉称号。
今年2月,界面新闻《中国新工人》专题报道中,两次提到与机器人做“同事”的新工人群体,他们即为行业蓬勃发展而高兴,也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渴望。
与机器人做同事的日子
(图源:界面新闻客户端)
“在肇庆,穿着小鹏工服上街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单灼文毫不掩饰自己是一名小鹏汽车工厂的工人。
晚上六点,小鹏汽车肇庆工业工厂门口,身穿白色短袖工服的年轻工人们开始进进出出。
单灼文戴着副黑框眼镜,一头圆寸干净利落,身材健硕,娃娃脸,像个大学生。他是小鹏汽车一名负责底盘合装的工人,95年的他如今已是总装生产班班长,带领着20多个人的团队,在同事口中,他被称为“单同学”。
单灼文所在的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准确称呼是“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坐落于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大量的新能源高端制造工厂开始在全国落地。小鹏汽车在肇庆的这座工厂,算得上南方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的代表。
像单灼文这样的技工,也成为高端制造业的年轻血液。
明亮的车间里,机器人来回移动,挥舞着长臂,它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搬运、配送、铆接、滚边、涂胶等工作。“普通工厂工人是主力,但这里机器人是主力,我只是他们的‘同事’”,单灼文说,“每个螺栓打多少力矩多少牛,我都熟悉,我喜欢它”。
感受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渴望
(图源:界面新闻客户端)
埃夫特芜湖厂区位于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这里是一台台工业机器人的出生地。走进装配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直挺挺立着的小型协作机器人,工人们正在对它们进行装配。在远处黄色格子的区域内,黄色机器人们正在不断“挥舞手臂”,调试着各个参数……
张飞是埃夫特机器人事业部的生产调度师,90后的他,已在埃夫特工作了近9个年头,如今已经带领着80余人的团队。从产品的研发、试制、小批量到大规模量产,他对机器人产品的制造流程已十分熟悉。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故障,是他的专长
目前埃夫特的客户主要以国内中小企业为主,喷涂、焊接等传统制造业的客户仍占据着较大比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十分渴望转型。”张飞举例表示,传统焊接等行业的一名焊工,年人力成本约在15万元。工业机器人只要投入编设好的程序,就可以一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一年可节省2-4个人力。
除了传统制造业,新型领域也在加速向智能制造靠近。这对国产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几年公司机器人业务最明显的变化是,技术研发速度更快、产品类别更丰富。”张飞说,“之前一个新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可能需要一两年,现在大约只需要3~6个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AI语音机器人的效果如何呢?
相关TAG标签:工业机器
2022-10-27
2022-10-27
2022-10-10
2022-10-10
2022-10-10
5000款臻选科技产品,期待您的免费试用!
立即试用